当前页: 首页 > 害虫介绍
潮虫(Pillbug;sow bug),又叫鼠妇,在南方也叫“西瓜虫”、“团子虫”,属无脊椎动物节肢动物门甲壳纲潮虫亚目,是龙虾的近亲。等足目(Isopoda)的小型陆生甲壳动物,主要是潮虫属(Oniscus)的种类。与近缘的球潮虫(pill bug)相似,有时称作丸虾(wood louse)。潮虫(O. asellus)长18公釐(0.7吋),广泛分布於欧洲,并引进到北美。
一、潮虫
体卵圆形、灰色、扁而背面拱起,有甲胄状的宽板。一对肘状的触角,7对足,常见於石下、潮湿的落叶层和地下室内。
潮虫的种类较多,它们身体大多呈长卵形,成体长9—15毫米,背腹扁平十分显著,呈灰褐色、灰蓝色;常能卷曲成团,是草食的陆栖类群,口器是咀嚼式口器,为甲壳动物中唯一完全适应于陆地生活的动物,从海边一直到海拔5000米左右的高地都有它们的分布。第一触角短小,后7对胸肢变成步足。但它们都需生活在潮湿、温暖以及有遮蔽的场所,昼伏夜出,具负趋光性。不像昆虫和蜘蛛那样高度适应于陆地上生活,在我国大多数地区都有分布,在田间,主要为害黄瓜、西红柿、油菜等,常见的种类有潮虫科、鼠妇科、球鼠妇科等代表动物。
二、潮虫的生活环境及采集
潮虫喜栖息于朽木、腐叶、石块等下面,有时也会出现在房屋、庭院内。鼠妇在20---25度之间生活较为正常。若室内外温度在25度左右,在房前屋后的石块、瓦砾下面、盆里、坛内均可以找到;温度低于25度,需要选择温暖的花窖、庭院的下水道旁边进行采集,也可在平房条件的厨房地砖下面进行收集。我们在学校园里采集时发现,潮虫的数量较少,个体也较小,以一些个体小的为主。在花盆底下可以采集得到,但数量少,如果花盆是放在水泥地上则其数量会很少,而且水分过多数量也会大大减少。为了采集的方便,我们经过一番努力后发现,如果把台湾草连根铲起,倒盖在墙边的草坪上(可盖两到三层),开始几天不要浇水,等草干了之后,三天左右浇少量的水,只要保护相对潮湿就可以。一个月左右开始采集,则可得到个体较大,数量较多的潮虫。而且,采集过程非常方便,只要把草皮拿走就是。在潮虫的收集过程中,必须小心地保护,收集后,容器内应带一些湿土和注意通风。湿土最好是富含有机质,颜色以黑色最佳,同时可放几片烂树叶或一些植物的小根。
三、潮虫的饲养
在实验室饲养鼠潮虫可用大的盆子如塑料水槽、也可用月饼的盒子。在盆子内放一些经过筛选后的松软的土壤,土壤以富含有机质为好,特别是黑色的土壤则效果更佳,同时可放一些烂树叶。土壤的含水量不宜太大,每天可向土壤中喷洒少量的清水,水滴入过多,土壤容易形成泥块或泥浆,这样会使潮虫的活动减慢,甚至造成死亡。可以用手进行小测,用手抓起一把泥土,用力捏,没有水从指缝流出,松开手,轻轻一碰,泥土疏松,表明土壤的湿度适中。同时每3天换一次土,最长不要超过一周,换土也不要全部换,可放一半留一半。鼠妇的密度不宜过大,大概每1000毫升的容器内可饲养25---30只左右的鼠妇,密度过大,鼠妇容易死亡。盆子上可用黑布遮盖,保证有充足的空气,同时用橡皮圈套住黑布,防止鼠妇逃跑。也可在晚上开灯,也能起到防止潮虫逃跑的效果。
四、潮虫的培养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:
1、每次换土时,最好保留一部分原来的土壤;对换出的土壤要细心检查,以免因个别潮虫“假死”或钻在土壤中而丢掉。
2、在实验室放置潮虫时,要留心周围是否有其它动物如老鼠、蟑螂等的危害。
3、土壤中水分不宜过多,保持湿润即可。如果不小心加入的水太多,可用细沙进行调节。
4、为了保证实验的效果,在饲养潮虫时尽可能给它提供适宜的温度。
5、不要将饲养的潮虫放在太亮的地方,尽可能给它提供较为黑暗的环境。
五、潮虫的防治:
一般在潮湿的有机液含量丰富的菜园中容易发生,近年来一些地方的温室受害严重。此虫在温室中主要危害温室中主要危害瓜类、茄类等蔬菜。苗期可啃食幼苗的生长点、幼芽,使菜苗不取胜生长发育,幼苗长大后咬食叶片,后期也可啃食近地果实,若伤口感染植物病原菌,便会很快腐烂。
潮虫在温室里,每2年发生1代,成虫寿命可达半年,以成虫、幼虫在土壤中越冬。
防治方法(1)结合防病措施,控制灌水,降低田间湿度,减轻其危害。收获后及时清洁田园,深耕土壤,减少虫源。(2)越冬成虫和幼虫开始活动时,傍晚用枯叶、杂草设堆诱集,清晨捕杀。(3)药剂防治:每亩用2、5%溴氰菊酯乳油50—100毫升,加水0、5升稀释后,喷于10—20千克干细土拌匀成毒土,撒在菜株行间或潮虫潜藏的场所毒杀。用80%敌敌畏乳油0、45%马拉硫磷乳油1000倍液,或2、5%溴氰菊酯乳油、20%氰戊酯液3000倍液喷雾。也可用以上药剂喷于诱集的草堆下毒杀。